洪武十八年最后一张日历被撕下,随后内侍挂上了洪武十九年的《大统历》。

        崭新的,完整的,一页不缺地挂在了上面。

        等到午夜的鞭炮声响过,内侍将洪武十九年的《大统历》掀开,露出了丙寅年,正月,戊午等字样,上面还有宜、忌内容。

        元旦这一日,朱元璋于奉天殿受群臣贺。

        与往年朱元璋设宴群臣于谨身殿、马皇后设宴命妇于坤宁宫不同,今年元旦,多出了第三宴,太子朱标于文华殿,设宴款待外戚、东宫官属。

        这个动作在大明是首次出现,同时也告诉着文武群臣,朱标的东宫班底,正式登上政坛。

        之前是有东宫班底,可总归只属东宫,上不了台面,这些人不能以东宫官员的名义上朝奏事议事,但从这一天开始,东宫官员可以正大光明地参政议政。

        皇帝认可的嘛。

        这是权力传递的表现,也意味着朱元璋对朱标开始下放更多权力。

        事实确实如此,在元旦之后,朱元璋便将一应地方布政使司事宜交朱标处置,并命内阁负责协助,只需要将重要的那部分奏折转呈武英殿便可。

        别人不知内情,可朱标明白,父皇这样做,并不是完全的一次锻炼,而是一次抽身。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