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千二百一十三章占城使臣的请求

        别看大案尚在持续,阵仗很大,可始终没有出现六部、督察院、大理寺、通政司长期停转的极端情况,也没有出现地方上无官主政的情况,京师内外官场竟做到了一种微妙的平衡。

        一旦缺额,长则一个月,短则半个月,便有官员被提拔起来补上空缺。

        正常升迁,只要不是吏部考核之年,大朝觐之年,官员的变动其实并不大,空缺出来的位置更是不多,即便有个空缺,那也很快从佐贰官里面选出递补,留给其他人的机会不多。

        可这一次,朱元璋大量启用“新人”,并保留了吏部尚书余熂、刑部尚书开济、工部尚书薛祥、左都御史詹徽等人,形成了新老并存的文官队伍。

        坊间百姓原本吃瓜心思很重,议论纷纷,尤其是对倒顾案的细节人云亦云,各种说法都有,可随着宣传学院将案情与相应证据公开,百姓对这起案件的心思竟逐渐冷了下来,只有几个好事人偶尔提上一嘴,更多的人已经不在意了。

        都是该死的人,谈论他们干嘛,大家唯一关心的就是这些人到底怎么个死法,什么时候死,在哪个地方死,至于这背后的事,锦衣卫抓人的事,都不重要,反正朝廷不会无缘无故抓人,而且皇帝也是个好皇帝,抓错了,那也释放了啊……

        大案之下,朱元璋的威严不仅没有被削弱,人心不仅没有被动摇,反而增强了许多。

        大案影响不了金陵的繁华。

        雨水在四月里,一遍又一遍地清洗着金陵千家万户的房瓦,不管是巍峨壮观的城墙,还是千家万户的房瓦,不管是青石板的街道与小巷,还是路过行人撑开的油纸伞,披戴的蓑衣蓑帽……

        水流汇聚流入秦淮河道。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