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竟知府下面的同知、通判那数量都不是固定的,可以一个,也可以是两三个,何况户部、礼部等同时有几个尚书的时候也多,这都不是什么大事,何况这些去历练的人在完成大移民后会撤回来,不留在地方。

        这就是他们的一场社会实践,入仕之中或之前的一场考验,至于朱元璋日后怎么用这些人,那是老朱的事,与顾正臣没有关系。

        “老爷,赵海楼来了。”

        林白帆走了进来通报。

        顾正臣点了下头,对走进来行礼的赵海楼说道:“远航阵亡军士的抚恤下发到位了吧?”

        赵海楼认真地回道:“核实过了,抚恤足额发放到位,那些遗书也都送过去了,是黄元寿带人一户一户送去的。”

        顾正臣叹了口气:“那就好。坐下说话吧,听说水师都督府准备将蒸汽机船分配给各分营?”

        赵海楼上前,坐了下来:“按照朝廷规制,各分营应该配备两艘蒸汽机宝船、二十艘蒸汽机大福船。因为我们出航带走了绝大部分主力,各分营目前仍以船帆为动力,且几是没有大宝船。”

        “南洋分营压力很大,既要护航船队,还需要封锁安南沿海。东南分营现在也需要考虑增多的倭寇,几次发文书讨要蒸汽机船。信国公那里认为已经修缮之后的蒸汽机船,可以抽出一些分配至地方分营。”

        顾正臣揉了揉眉头,言道:“你告诉信国公,蒸汽机大福船水师总部需要保留至少四十艘,蒸汽机宝船暂时不给地方分营,我需要用来运输下物资。等明后年看需要再将蒸汽机宝船划出一部分吧。”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