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正臣说完之后,对走过来的徐达道:“所以,这些人听说我去了晾马台,或许有些紧张,但利大于弊时,他们会出手。当然,若是他们跑了,那也无妨,元军迟早还会再来。”

        徐达仔细思量着可行性,顾正臣的这份话并不是没道理。

        元军确实渴望知道火器的威力到底多大,用什么战法可以最大程度上降低骑兵伤亡,以保证在未来的战争中不至于毫无胜算。

        一旦顾正臣出关,人在晾马台的消息走漏出去,大青山的元军确实可能过来,而最妙的是,之前火器运往晾马台的消息,也可以与顾正臣出关的消息联在一起,更增加了真实性。

        若是敌人不上钩,转而受惊跑了,那元军想要在冬日发动战争的打算也就泡汤了,一场战争随之避免,也不算亏。

        想到这里,徐达点了头:“这个计划可行,确实需要镇国公去晾马台。”

        徐允恭、汤鼎神情不安,刚想劝阻,徐达转而对顾正臣笑道:“只不过,不能是你。”

        顾正臣双手扶着腰间玉带:“若是运到晾马台的是新式火器,那我要去。可如今只是以老旧火器为主,还没火药,即便是给了火药,我也不会冒这个风险,这种事,还是交给不怕死,又想要大军功的将官吧。”

        这次事与辽东海州事不同,自己一不是主将,二没有兵权,三没有可靠的部将军士,四没有大量的火器,顾正臣才不会以身涉险。

        自己是来山西就一件大事,移民。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