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火购买合同,和美国人签署的军火协议。”
在他简要的解说中,众人终于弄清楚了协议的内容。
37年抗战全面爆发后,果党政府在美国采购军用物资,但受美国《中立法》武器禁运等条款限制以及美国对远东局势消极立场影响,中方能买到的主要是非武器类物资。
39年欧战爆发后,美国军火禁运政策开始转变。40年,汪填海傀儡政权建立,美国政府主张加强对山城国民政府援助的主张渐占了上风,但美国同样是日本钢铁军火石油等战略物资的供应商,出于各种利益考量,这一主张并没有落实。
直到今天3月11日,美国国会通过并经总统罗斯福签署《租借法案》。
此法案授权美国可批准为任何国家政府生产防御物资,并向其“出售、划拨、交换、租借”防御物资,中国也在受援国之内。
得到这一消息后,国民政府立刻委派宋部长为全权代表,在美国设立国防供应公司,负责相关事宜。
这个法案,可以说为中美之间大规模军火交易奠定了基础,但谁承想,刚达成的秘密协议,就被人窃取了。
解释完,戴春风将目光看向情报处长杨荣:
“情报处怎么说?”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