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人走进办公室,习惯性地锁了门。

        杨组长说:“经济部那边传来线报,说他们内部某人似有红党嫌疑。”

        徐增嗯似乎没有听见他话,靠在椅子上,思考着什么。

        凭直觉他都能猜到,所谓的嫌疑二字,怕是要打上一个问号。说白了,就是“莫须有”,如果不是某个特务大胆假设或扑风捉影,就是某人挟私报复、蓄意诽谤,无外乎是想邀功请赏或清除异己罢了。

        毕竟,在党国内排除异己最有力的手段,莫不是给对手扣上一顶“红党嫌疑”的帽子。徐增嗯本人就是精于此道的老手,这其中的弯弯绕他岂能不知道。

        一般按照惯例,局本部对这类情报都会有一个继续监视和取证的过程,不会轻易采取抓捕等极端措施。

        不过听说是经济部,如同杨组长所预料的一样,他的表情渐渐从严肃变成了欣喜:

        “消息可靠吗?”

        前番常某人有意打压特务势力,戴春风却来了一个“金蝉脱壳”,让中统吸引了所有火力,又加上反红不力,委员长一怒之下,不但否决了他晋升部长的企图,还另提拔了两个副局长和他打擂台,让他憋火又无奈,一度处于彷徨之中。

        经过一段时间的反思和精心策划,本着“鱼和熊掌”兼得的原则,他又制定了一个猎官计划--既要将中统死死抓在自己手里,又要通过中统这块政治跳板,实现晋升部长的目的。

        怎么做呢?无外乎投其所好。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