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走多远,他到了路边的一个公交车站,这里站着不少候车的人,直直地望着车来的方向。

        这个年代公共汽车有私人的,也有工务局下属的公共的。

        汽车是从美国纽约花费4600大洋进口的二手车改装而成,30匹马力,可载客12人。

        车厢是方方正正木箱形,就像一节火车头,座位又小又窄,而且是木板做成,汽车行驶时东倒西歪,颠的乘客屁股疼,年轻人还受的住,年老体弱的根本不堪痛苦。

        而且售票仿效铁路模式,在沿线设置站房售票,汽车固定乘坐12人,但一般都是坐三四十人甚至更多,因此到了夏天,天气炎热车内汗臭气味难闻,令人作呕。

        汽车的票价为每站客运费大洋五分(铜元五枚),全线小洋四角钱。

        但因为公共汽车的出现严重影响了人力车和马车的生计,人力车行和马车行公开罢工反对,更是想尽了各种办法阻止汽车通行,双方你来我往,剑拔弩张,常有械斗冲突发生。

        最后在工务局车公所的干预下,各方商谈妥协,规定公共汽车只能在市区规定的路线行驶,一旦脱离路线之外,即刻扣押车辆

        中年男人进站买了票,此刻也焦急地张望着,不时地抬手看表。

        几分钟后,汽车终于摇摇晃晃地来了。

        中年男人挤到前面上了车,坐到了最前面靠近车门的位置,然后拿出一份报纸看了起来。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