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品和军服哪有那么好弄,尤其是制作军服的棉纱。
由于西南西北大后方棉产不丰,亿万军民的穿衣问题空前严重。
前线作战的部队,几年都不曾发过新军装,严冬季节缺乏冬衣,有司到处搜购罗掘,依旧是杯水车薪。
而此时市场棉布的价格已暴涨多倍,各地民众无不叫苦连天。
真的是,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
其实不仅是药品、棉纱,五金、橡胶、油脂、汽油以及机械零件,别说前线,后方都十分紧缺。
国民货运管理局成立后,交给军统负责,戴春风制定了一系列鼓励和奖励商民从沦陷区抢购抢运物资的方针,还派出军统的三产公司、专人分别向沦陷区的大城市搜购,但这些秘密搜刮来的物资,依旧是杯水车薪,因为最大的市场在上海。
但如何从上海将物资运送出来呢?
此举无异于与虎谋皮。
而且,关键的问题在于,如何说动戴老板支持呢?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