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勾结了几个本地的胥吏和商会头目,形成了一个利益网络。
最好的临港地块,往往以各种理由划给了那几个时常出入郭桓衙署的商人;大型工程的材料采买,也总是指定那几家商号,价格却比市面高出不少;码头的管理费、货物的抽分税,郭桓也授意手下可以“灵活操作”,对送上好处的商船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对不懂“规矩”的则百般刁难。
这么做的回报也是无比丰厚的!
银子像水一样流进郭桓的秘密库房。
他在广州购置了豪宅,养起了外室,生活极尽奢华。
但他表面却依旧一副忙于公务、清正廉洁的模样,给朝廷的奏疏里,写的全是广州特区蓬勃发展、商贸繁荣的盛况。
然而,贪欲如同滚雪球,越滚越大。
郭桓不再满足于这些“常规”操作,他将手伸向了朝廷划拨用于特区基础建设的专项款银。
修筑新码头、平整道路、建立市舶司仓库……每一项工程款,他都要雁过拔毛。
要么虚报人工材料费用,要么勾结承包商以次充好。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