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次,道路两边每隔五英里设置一座驿站,由山谷守备军团里的三名农兵负责驻守。驿站除了可供来往行人商贩歇脚饮食外,还能兼作哨卡,稳定沿途治安,震慑山匪。

        最后,沿着商道两侧挑选部分适合开垦和居住的平地,将部分领民安置在这些地方,逐步形成村落。

        在库伯等一众政务府高官的领导调度下,营造部修建商道的效率提高了不少。不到半个月的时间,道路两旁的杂草和灌木丛早已被清理出来,原本只能容纳几人通过的羊肠小道现在勉强能通过一架四轮马车。

        此时秋收基本结束,威尔斯省的大量领民得以从土地上腾出手来,加入到修建商道的工程上来。

        从威尔斯省各城镇村堡随处可见的政务府招工告示可以知道,此次修建商道的工程需要招募大量能下地劳作的领民,不论男女老少,按照劳动力的年纪和能力发给相应的薪酬。

        消息散开后,大量领民涌向报名点,只为了能获得一个名额。要知道,政务府修建商道并未以劳役的形式要求领民们无偿劳动,而是采取雇佣劳工的方式,这样一来,能给闲赋在家的领民们提供一份待遇还不错的活计,额外增加一部分收入。

        最终,经过几天的挑选,政务府共计征得一千两百余劳工。此外,从伦巴第押解回威尔斯省的俘虏也被安排进了这次规模浩大的工程中。

        与领民们不同的是,这些俘虏除了每日提供的一顿饱饭,没有任何的酬劳。此外,这些有些战力的家伙在劳作时身披枷锁,并有专人负责看管。若是有表现良好的,政务府会考虑恢复俘虏的自由,让他们成为威尔斯省的自由领民。相反,那些企图暗中破坏和逃跑的俘虏则会在被抓到后遭受一顿非人的折磨,然后关进单独的小木屋,禁绝饮食三天三夜,然后再送回工地继续劳作。

        起初,有几个激灵的伦巴第士兵试图逃跑,但浓密的森林和灌木丛让他们刚跑出几里地便被农兵给抓了回来。其中一个倒霉的家伙踩到了猎人设置在山里的陷阱,小腿被活生生夹断。

        这几个倒霉的家伙被农兵们抓回去之后扔在乱石堆中呆了三天三夜,作为对其余俘虏的警告。那断腿的伦巴第士兵没挨到第二天早晨便一命呜呼,尸体被直接埋在了不远处的一处山坳里。另一个面黄肌瘦的家伙在第三天早晨因为饥饿与寒冷蜷缩成一团,没能熬过最后一天。

        此后,再也没有俘虏胆敢逃出这片山谷,只能老老实实地在这个远离故土的山谷里战战兢兢地活着……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