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世她没掺和河巍的事,一心用在找男人上,又得了富少的欢心,如果宁大嫂不心生贪念,或是她没和宁家人说见到宁嫣的事,她也是能幸福一辈子的。

        可惜,她的命运总是会在关键时刻拐个弯,歪到她绝对不想去的地方。

        宁老太听到媒婆的介绍高兴的合不拢嘴,当下就拍了板,应下了这门亲事。

        媒婆走后,宁老太高兴,让二儿媳妇做了两个好菜,买了豆腐,又割了一斤肉,晚上全家人都在,大家热热闹闹吃了顿饭。

        宁秋澜对这桩亲事也很满意,男方的聘礼给的很多,光是现银就有一千两,还会给她一个铺子。

        好歹多活了一世,她脑子也清醒了些,她就是一普通农家女,能找到这样的亲事已是相当不易了,且她都已经十八,婚事再拖下去,怕是要当个老姑娘了。

        大嫂最是会奉承人,饭桌上嘴巴就没停过,“秋澜自小就和村里那些姑娘不一样,谁见了不得夸上一句,何该她有这份好姻缘,将来秋澜可千万别忘了拉拔拉拔家里几个侄子,他们有了出息也才能帮到你。”

        说实话,奉承的话谁都爱听,但宁秋澜很厌烦大嫂这套拉拔论。

        几个侄子就没有一个提气的,他们连字都不认得,文不成武不就的,她要是指着她们帮衬那日子也不用过了。

        不过,这并不妨碍她现在先应着,将来如何那还不是看她心情。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