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山生产队的人们记忆力都非常好,只需要练习几遍,便能够轻松地唱出电影《小街》的主题曲。即便是那些没有上过学的人,也能哼唱几句;有些成年人甚至也学会了哼唱。这种跟风的行为已经成为一种习惯,一旦出现新的、有趣的事物,大家都会迅速地学习并接受它。
更重要的是,他们都非常淳朴和勤劳。无论是在劳动还是生活方面,他们都充满着干劲。
第二天清晨,邹建民和邹建文像平常一样前往学校上课。每周一是他们住校的日子,而周六则是他们放学回家的时间。
时光荏苒,转眼间又是一个周六。当邹建民和邹建文走到桥头时,邹伟民和邹伟新早已等候多时。因为小学的放学时间比中学早一些,他们早早地来到了大桥头等待邹建民他们。
由于邹伟民在小学一年级时留级了一年,因此他如今仍与汪卫萍、邹樟花和邹梅花一同就读于小学五年级。而邹伟新和邹沫仙则处于三年级阶段,邹伟英、邹建武、邹伟春以及邹樟英则刚刚开始上小学一年级。
一路上学的路上,孩子们如同脱缰的野马般兴奋异常,叽叽喳喳地闲聊着。不过相比起往日汪土法还在读书的时候,现在少了一些组织活动和表演的乐趣。
到家后,吃完午饭,邹建民、邹建文等人依然像往常一样聚集在稻子坪——也就是晒谷场上。等到所有人都到齐后,他们便一同出发上山砍柴。
这次他们选择前往庙坪砍柴,因为这里离家较近且地势平坦。前段时间生产队在此砍伐树木,留下了许多干燥的树枝,所以柴火资源非常丰富。
经过两个小时的努力,每个人都挑起了满满一担柴火准备回家。
邹建民哼着歌曲挑着柴火回家,一到家,就看到际头山的表弟付建新、付建城两兄弟放学后,来到西山外公家玩。
邹建民放下柴火很高兴地跟他们打招呼,并邀请他们一起玩耍。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