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拜一,阳光明媚,微风拂面。邹建民背着书包,迈着轻快的步伐去上学。尽管还有两个礼拜就要中考,但他早已习惯了这样的生活节奏。对于考试,他已经变得麻木不仁,只是随意地应付一下而已。由于父母都是农民,不懂得文化知识,因此也没人关心他的学习成绩。

        考完试后,学校放了假。姜论标得知邹建民放假了,便叫他和自己一起做木材生意。

        邹建民欣然答应,并向小姑父请教如何做木材生意。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他很快掌握了量木材的技巧,能够准确判断木材的质量和数量。看到邹建民的进步,姜论标放心地让他和邹连坤去收购木材。

        一天,邹建民偶然得知同学方新龙所在的村田坑大队有一批木材需要出售。于是,他毫不犹豫地前往方新龙家寻找机会。

        到达目的地后,他发现方新龙的父亲是大队会计,负责管理村里的木材销售事务。正巧赶上暑假,方新龙在家,而他的父亲就将卖木材的重任交给他。

        时代发展的推动,农村还在使用古老的量木材尺子,而城市早已换上了新式量尺。这两种尺子的大小差异相当明显,例如,老尺子的10立方米相当于新尺子的12立方米甚至更多。这种区别可不小呢!

        邹建民负责用老尺子测量木材数量。他的老同学方新龙则负责记账。整整一大车的木材,由于他俩是同学关系,所以在测量时,方新龙对老同学格外关照。这一整车最少会多给邹建民一个立方的木材。

        为此,邹建民送给了老同学一条香烟表示感谢。

        邹建民与邹连坤共同将量好的木材固定好,等待姜论标的车子前来装载。

        第二天,邹建民乘坐姑父安排的车辆前往田坑运输木材,并在虹桥接上邹连坤。装满木材后,他们便开始向外地运送木材。姜论标事先办好出口证,在虹桥检查站等候着。

        邹建民心里清楚得很,这批木材至少比正常情况多出了五个立方左右,这次可真是赚大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