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将东西造出来,只是产业化的第一步。

        要让水泥成为新产业,可不仅仅是造出水泥这么简单。

        零星的实验室产出,和工业化生产完全是两个概念。

        苏泽穿越前的很多实验室技术,在实验室生产已经很稳定了,只要几个研究生牛马就是手搓不错的产量。

        但是这些依然不是工业化生产。

        工业化生产,需要的是可复制的批量制造,是大规模连续稳定廉价的生产。

        所以“打通产学壁垒”,是前世大学经常讲的事情。

        而产业发展,最重要的就是需求。

        这同样是一个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问题。

        当一个产业欣欣向荣,能够赚到钱的时候,才会吸引更多的人才投身产业,改进工艺,降本增效。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