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女频特有因素,他也是偶然间抱着学习的态度看了,因为短篇限定在几万字之内,所以看的特别快,他看的特别快,所以在一个月的时间内看了四五百本,什么都没学到,就是感觉自己和女频书确实不在一个世界当中。

        科曼反正是无法理解,那种追夫火葬场,到底是谁对不起谁竟然能填出来百万字的内容,但经过解析之后也不是完全没有收获,收获就是如果真的文笔好,不管之前多么恶心,真的可以洗白。

        这就和男读者的喜好不同,男频女人出轨就相当于死神来了,再好的文笔也救不回来。

        但科曼为什么要这么干呢?他就是想要进行一个社会实验,这个在二十一世纪西方国家有着百分之三结婚率的国家,到底值得不值得拯救。

        要是法国社会还有基本的正确价值观,他就好好做一个有理想的奋斗者。

        要是面对当前法国国内德国私生子泛滥的现实,等到科曼把这种挑衅男性痛点的文章扩散,大多数法国男性还没有反应的话,那么,科曼到时候没准会觉得马龙派才是自己的同胞。

        科曼到了法国之后准备用一两个月的时间,把这种短篇扩散,一步一步的试探法国社会的底线,刚开始可能只是普通的背景,后来就会把这种的绿茶角色换成德国人,德国医生、德国军人,乃至于党卫队。

        连同应该已经开始或者说即将开始的清算法奸运动,争取短时间内把法国的历史遗留问题解决。

        科曼相信,哪怕是不同文明,人类质朴的情感也应该是相同的,难道法国天生就是百分之三结婚率的国家么?不想组建家庭,只想保持混乱的男女关系?

        这一场社会实验的第一个试验品就是科曼的战友阿兰,阿兰反正是效果显著,不断的追问,“你准备写什么样的结局?必须恶有恶报对不对?”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