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依托目前已经初步成型的研发体系,蜗巢科技的基础性准备工作,却又叫王驰骛眼馋。
要是有这边的条件跟资源投入,他的研究工作不知道能加快多少倍。
他此时依托秣陵大学材料物理系的研究条件,首先学校里各种精密实验仪器要排队。
其次科研经费有限,没有办法随便上实验试错,也没有办法用最好的材料,采用国产替代材料,为了达到实验要求,需要提前做极其复杂的预处理工作,也无疑极大增加了实验难度与繁琐过程。
通常来说,一整套实验方案走一遍,很顺利的走一遍,可能就需要三五个月。
然而研究工作就是在不断的试错。
在不同的研究、实验阶段遇到了问题,方案就要进行调整;一整套方案走到最后一步才发现走不通是常有的事情,又或者自以为成功,但后续复杂的性能检测发现距离实验目标差距甚远,就需要推翻重头思考全新的方案。
两三年时间能拿出一套相对成熟的实验室成果,就算是很成功、很顺利了。
大多数的院校及科研机构研究者,都只能指望在这个过程中发表几篇文章而已。
而实验室成果要进行产业转换,投入的资源就更为恐怖了。
目前国内还没有一条非水液态锂离子电池生产线,王驰骛想要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就要自筹资金建中试线。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