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智林、王行扬所关心的还是能继续从香港吸引多少产业资本,落地到东洲促进诸多产业的发展。
然而问题的关键也在于此。
香港数以万计的工厂主们,太满足于轻工制造依托廉价劳动力、廉价的地租及优惠的税收政策以及旺盛的外贸需求攫取丰厚的利润,然后再回到香港买楼、卖楼。
即便香港还有一部分制造业有往内地转移的需求,广深等地依然是第一选择。
仅仅依赖萧良个人的魅力,又能从香港拉来多少投资?
这也是他推动宿云生物部分股权资产,到香港套现,然后作为劣后资金投入天盈投资的关键——希望香港的产业资金能保持积极进取的活动,他得哄着、骗着,太鸡儿累了。
而东洲的轻工制造,更多还要积极扶持内资民营企业的发展壮大,装备制造则要积极走出去,与国际先进企业建立合作。
除此之外,接下来东洲有两个大的机会可以抓住:
一是两千年以后全球重化工业加速往中国沿海地区转移,但这主要依赖狮山港古江口深水港的建设,能不能赶在这个周期的前期或者更进一步,两千年之前就能落地。
还有一个机会,就是亚洲金融风暴,会对亚洲四小虎现有的制造业造成狂风扫落叶一般的打击,将令泰国、菲律宾、印尼以及马来西亚的华裔产业资本,在痛定思痛之后,加速往中国大陆转移。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