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良说道,
“我建议你直接去找丁文江、韩振亚谈判。越江控股持有的那六千万股天海精工,也不要搞拍卖了,环泰、宏亚想要,就直接以合适的价格分走,同时他们与星海投资也不要搞什么一致行动人协议了,大家联手先把天海精工真正做起来,等股价回升大家都有大利益,有什么不好的?你先找他们去谈吧。要是他们不同意,我们再想其他办法……”
虽然第一轮拍卖流产,此时环泰、宏亚直接提出以现行股价,共同收购这部分股票,只要没有其他人参与竞价,也是可行的。
对沈君鹏而言,只要环泰、宏亚与星海投资不签署一致行动人协议,他们所持有一亿八千万股就分属三家所有,不会动摇他第一大股东、实际控制人的地位,同时股价回升,不跌破抵押线,他所面临的危机也就随之解除。
倘若丁文江、韩振亚、韩振国兄弟能接受这样的条件,萧良也不想多事。
金融危机并没有平息,九八年还会进一步深化,但也将迎来抄底的良机。
扣除掉蜗巢科技以及星源时代九八年的预算,他能拿来抄底的资金都不到十五亿港元了。
这个节骨眼上,他轻易不会动用这最后的储备。
倘若过深的介入天海精工,特别是直接跟环泰、宏亚争夺那六千多万股拍卖股票,确保天海精工的控制权不旁落他人之手,至少要做出五个亿的预算;倘若将沈君鹏手里的法人股接手过来,直接掌控天海精工的控股权,更要多做出十个亿的预算。
他现在怎么能在次要目标上,浪费这么多的资金资源?
再说了,现在就深度介入天海精工,做中低端机床,他没有兴趣,但是要进军中高端机床领域,又怎么可能一蹴而就?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