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购日本恩益集团的全自动液锂生产线,无论是产品质量、运行稳定程度、空间占用以及生产效率上,在这个年代简直可以说是无可挑剔,但设备的采购以及维护成本太高了。
新的试验线,就是在恩益全自动液锂生产线的基础之上,仅保留精准度要求极高、难以手工作业取代的一小部分自动化设备,其他应简则简、能简则简,都改成手工作业。
新的试验线,难度不在设备的更替。
得益于前期在中试线上不计成本的摸索与尝试,在新采购的卷绕叠片等基础自动化设备的基础上,新的试验线仅用一个半月,就在新建厂房里完成安装与调试,但真正的难度,在于手工作业程序的摸索与制定。
试验线最终要求产品的优良合格率达到一定的标准,要求各个环节添置足够多的操作工人之后,将廉价劳动力与低廉工业用地等因素都折算进去,综合生产效率,只能比恩益的全自动液锂生产线更高,而不能更低。
要不然就失去取代的意义。
新的试验线刚启动,但投入的熟练员工人数还有限,效率与良品率都在缓慢提升中,还不能说成功,但也符合预期。
这涉及更复杂的工厂流程管理,萧良也不见得能比梁棠华等高薪聘请的管理人员更为出色。
这也很正常。
全自动液锂生产线,是日本接手欧美先进制造业转移,并在其基础上继续发展二三十年来的精华所在。
蜗巢科技将其拆解成大部分用手工作业替代,一条流水线上的操作工人规模初步就增加了十倍,梁棠华等人管理经验再丰富,也不可能一两个月内就调整到位;更关键是流水线还要继续增加人手,进行压力测试,确保效率最大化。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