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每年需要支付财务成本又是多少?
在香港楼市低迷之际,无上限的提高负债率,就不担心信息港项目建设稍有不顺,导致资金流枯竭,最终来个大崩盘?
增发新股虽然会摊薄原有股东的持股比例,但郑仲湘持有星视近70%的股份,这一次照上限增发20%的新股,郑仲湘对星视的持股仅仅是摊薄到58%,也压根不会影响他对星视的绝对掌控权。
倘若能成功通过增发新股筹集上百亿资金,对星视的好处就太多了。
单单星视的净资产从五十亿港元,通过这次增发,提升到一百八十亿港元,给人的感观就完全不一样。
不过,郑仲湘作为郑家子弟,做事是更容易赢得关注跟信任,也能轻而易举获得别人可望而不可即的资源,但也不是说郑仲湘想要以每股一百港元的高价,增发一亿三千万股新股,投资机构就哭着喊着手捧一百三十亿港元跑过来跪求赏赐的。
这一切的根本,投资机构得觉得参与新股增发,有利可图才行。
因此,除了星视所做的项目,营造的概念,确实需要足够的吸引力外,投资机构也会提出种种附加条件:
比如集团管理层以及董事会成员承诺延长持股锁定期。
不仅承诺新一轮增发新股锁定期内,他们不减持一分钱的股票,还要给这些投资机构预留出一定的减持期限。
简单的说,有意参加这一轮融资的几家投资机构,都希望星视的管理层以及董事会成员,能承诺延长持股锁定期至少24个月,才方便进一步细谈新股增发的事宜。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