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视计划往双方成立的合资公司注入一亿港元,换得50%的股份,预计未来每年能得一两千万的收益。

        相比较星视此时四百亿港元的市值,这个项目每年仅有一两千万的收益,实在没有什么诱惑力,郑仲湘推动此事,主要还是看重参与内地信息产业发展的噱头。

        又或者说是秣陵这边,更需要这个合作项目。

        倘若星视在科技产业园的基础上,还能进一步参与朱鹮电子的手机项目,则完全不是一个概念了。

        要知道今年上半年朱鹮电子仅仅靠为爱立信代工生产手机,就分得近两亿的净利润啊。

        星视缺乏直接做项目的能力跟团队,但四百亿港元的市值,又迫切需要真正的大项目来支撑。

        他们现在关心的,就是朱鹮电子愿不愿意将手机项目拿出来?

        至于朱鹮电子有没有能力做手机项目,他们倒不是太担心。

        毕竟国内市场占有率第一的爱立信手机,就是朱鹮电子跟爱立信的合资公司在生产。

        在他们看来,萧良此时极力对朱鹮电子进行贬低,只是一种谈判策略罢了。

        “这些资料都可以带走;如果我的建议并不能得到大家的重视,这只是一份无法落地的方案而已,没有机密可言,我现在把这方案拿出来,主要也是将误会解释清楚,”

        萧良说道,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