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壳制作还有一台专用的注塑机。
全厂只有一台注塑机,好在产量有限,生产不同规格的蓄电池,更换不同的模具就能实现不同规格外壳的制作。
工人面貌整体还不错,应该都知道合资的事情了,内心充满期待,看到萧良与钱少斌他们走过,就当成视察的领导,还有人颇为热情的点头招呼,但也有一些老油条工人坐在角落,毫不在意的抽烟聊天。
“之前应该停产很久了吧?是最近为了应付合资可能会有的调研,才将机器重新开动起来的吧?”
走马观花的看了一遍,重新回到第一车间的大门前,萧良问钱少斌。
“产品质量连内部用都嫌弃,更不要说外销了;仓库里有很多的积压,继续生产只会积压更多,”
钱少斌又惭愧又忐忑的承认厂里的生产线是停一阵开一阵,工作饱和度非常低,说道,
“不过,要是有了销路,生产整顿还是容易。合资协议里约定了合资完全自主经营、自负盈亏,不合格,不遵守劳动纪律的工人以及基层管理人员,虽然没有办法直接开除,但可以踢给船机厂,重新从社会上招聘合格的合同工。”
萧良点点头,问张叔毅、周轩:
“合资协议签署后,会有一千万资金注入,用于厂区、生产线改造。我们走马观花的看了一遍,你们有没有一个大体的思路,怎么花这笔钱?”
“我有一点没看明白啊,”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