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逆向工程,在实验室里将全新一代的阀控蓄电池技术破解出来,萧良亲自参与,哪怕工学院现有的实验室条件简陋一些,可能都不需要一个月。
其实这里面最关键的不是技术破解。
阀控蓄电池结构、产品技术以及涉及的原材料技术都不复杂。
难点在于阀控蓄电池从七十年初问世以来,技术是逐步发展成熟起来的,其中有些技术已经过了专利保护期,有些技术尚在专利保护期之内。
难点在于如何利用已经过保护期的技术以及绕过尚在保护期内的一些技术,破解出可以独立使用的完整生产技术来——对萧良来说是破解,对此时的蓄电池厂来说则是全新开发。
如果没有萧良,这项任务交给一支实力强劲的技术团队去做,一两年都未必能拿出成果。
不巧的是,萧良恰好比较熟悉前世国内一些蓄电池厂在这些方面所做的一些努力跟尝试。
当然,萧良就算以最快的速度,从实验室拿出原型产品来,也是粗糙简陋的,想要真正实现规模化量产,中间还需要进行工艺、工装、生产环境、结构、产品可靠性等一系列的验证。
产品技术方案可能需要经过反复调整,才能最终拿出真正成熟的产品来。
这一步其实是萧良成立蜗巢科技接下来要重点做的事。
蓄电池厂这边,目前从现有的条件出发,对工艺流程进行彻底的摸底与梳理之后,然后对厂区及生产线进行全面的升级改造。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