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义真想了想,觉得谢灵运所言颇有道理,陶渊明能和王弘为友,想要出仕的话,可以说是轻而易举。

        不仅是王弘,元嘉年间,檀道济也曾听闻陶渊明之名,于是去看望他,赠以粱肉,并劝他出仕,但陶渊明明确拒绝了檀道济,连他赠送的粱肉也不肯收,估计是真的鄙夷檀道济的所作所为。

        陶渊明安贫乐道,是位真隐士。

        刘义真觉得,尽管自己身份尊贵,权势滔天,可陶渊明若是召之即来,也就不是他所知道的那位五柳先生了。

        既然穿越来了东晋末年,有些人是一定要见的。

        好在陶渊明的身体硬朗,刘义真记得原时空中,他是在元嘉四年(公元427年)过世,也不必急于一时。

        送走了谢灵运,刘义真又开始琢磨起了给拓跋焘的回信。

        出使北魏的使团还在路上,但已经快马加鞭将拓跋焘给刘义真的信送了过来。

        刘义真决定要好好维系这个笔友,等两个人熟络了,再向拓跋焘普及史书的重要性,撺掇他找人修国史。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迷你中文;http://www.westside-books.com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