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胜景笑着拿出笔记本和钢笔,自我介绍道:“邓红曼同志,你好,我叫江胜景,是咱们京都日报的副编也是一名记者。

        这次有幸能够过来采访你。是这样的,你之前在我们报社投过好几次稿子,内容新颖语言扎实情感丰富,特别受读者们的喜欢。

        我们商讨过了,想让你把这几个故事扩写下,收录到一本书里。”

        说着呢,他拿出五百块钱,“这是我们准备的定金,只不过得需要你跟我们一起商定书里的细节,和剧情走向……”

        邓红曼双手紧握着,微垂着眸子掩饰住里面的震惊。

        她平日里是喜欢写点东西,偶尔也投递出几封稿件,可她知道自己几斤几两,确定没有投过京都日报。

        当即她便明白过来,这是齐芙艺带人演戏,想要将她给捞出去呢。

        邓家人看着江胜景手里的钱,眼睛都直了,“这,这咋写几个字,能拿这么多钱呢?”

        江胜景晃了晃手里一沓钱,笑笑:“那可不,叔婶你们不清楚写作能够创造什么样的效益。

        这么说吧,全国青年都是这类书的受众,而邓红曼同志写出来的书,那可是他们精神食粮。一本书怎么着也得二三十万字。

        千字四五块那是刊登到报纸上的稿费标准,算是一次性买断,没有后续了。

        一张报纸上有很多篇文章,而且具有时效性,但是出书就不一样了,作者会跟出版社一起分享利润,比如说一本书定价两三块钱,作者能分五到八毛,卖的越多赚得越多!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