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明站在略显萧索的街头,初夏的风裹挟着暖意,却吹不散他心头的沉甸甸。

        换工作的念头,像块烧红的烙铁,烫得他坐立难安,也灼热地指明了一个方向——钱!大笔的钱!

        冰箱里的那盒金箔是重锤,但直接挥舞出去,极易砸伤自己。

        他需要探路,需要摸清这个时代水面下的规则。

        苏州河边,鱼龙混杂,是观察私下“调剂”(即物品交换)的天然窗口,成了他此刻的首选观察目标。

        他辨认着方向,朝着记忆中苏州河的大致方位走去。

        魔都的街道在脚下延伸,自行车流是主旋律,叮铃铃响成一片;偶有老式公交车吭哧着驶过,喷吐着呛人的黑烟。

        行人衣着单调,蓝、灰、军绿是主色调,脸上大多带着一种被生活磨砺出的平静,或是对未来的茫然。

        穿过几条狭窄的弄堂,混杂着劣质煤烟、河泥腥气和淡淡生活垃圾的气味变得浓重起来。

        浑浊的苏州河水缓缓流淌,两岸是破败的仓库、低矮的棚户和晾晒着万国旗般衣物的民居。

        河堤上,三三两两坐着些人,手里握着简陋的竹制鱼竿或自制的钓线,眼神专注地盯着水面浮漂。这就是那些常私下交流的“钓鱼佬”们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