馆堂内各种杂音轻了一些,李朏抬手示意张岱坐在堂中侧上方的席位,然后便招一部立部伎登堂表演曲目。

        这一部伶人二十几员,男女都有,各自都手捧一种乐器,登堂后在指挥下各自站定,然后便望向张岱所坐的方向。

        张岱得了李朏的提醒,抓起案上一面竹柄的小旗拿在手中高高举起,然后堂上的乐人们才开始进行演奏。

        这就是所谓的举麾节乐,来日正式表演的时候,张岱作为协律郎,便需要带领这些伶人们登堂到指定的位置,他举麾之后,乐人们便开始演奏,落麾则结束演奏,倒是不需要像后世交响乐团一样做那么多动作。

        张岱对于古代声乐也只是了解一些皮毛,而且还多有后世人以讹传讹的谬误,本身并不熟悉乐理。不过作为协律郎,倒也并不需要他深谙音乐,太乐署中自有乐官负责专业的事情,而他只需要负责监督奖罚。

        太乐署中伶人也分等级,一般的只是称作音声人、又或舞郎、女伎等,资历深、技艺纯熟的,能够通晓一部或数部大曲演奏的,则被称为太乐供奉,太乐供奉一般就是乐队中的核心成员。

        再高一等为太乐助教,已经可以参与到乐队日常的教学和管理工作中,不再是普通的伶人。

        太乐助教经数考之后晋升为太乐博士,太乐博士再经数考可授散官,即成为了入品的官员,但是只能在太乐署内任职。

        有了散官的太乐博士再经考秩之后,便可升迁为乐正。乐正之上为太乐丞、太乐丞之上为太乐令。

        伶人出身者任职太乐令,便达到了职业的天花板,除非拥有特殊的机缘,否则很难突破出去获得更高的官职。

        张岱他们昨夜造访的那个任智方,便任职右教坊乐正,属于教坊中的高级乐人,但实际上仍然未脱乐籍、迹同奴婢。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