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常伶人流失到诸王藩邸诚然是一个问题,而执掌太常寺数年之久的宁王绝对难辞其咎。

        但如果张岱针对这一问题大加控诉的话,那指向性就太强烈了,如果皇帝本身不想借此打击宁王,那就免不了会对他这个无事生非的小子心生厌恶。而且张岱这么做,就等于是把宁王彻底得罪死了。

        他这小胳膊小腿,连王毛仲都收拾不了,更不要说搞掉开元第一吉祥物的宁王。一旦彼此彻底交恶,且不说宁王会不会收拾他,惠妃和高力士等内官也都会对他避嫌疏远,得不偿失。

        所以张岱还是紧扣太常寺、尤其是他这个协律郎的本职工作,那就是这些人就算流失到诸王藩邸,总归也是太常寺下属的乐户,当然也要接受他这个协律郎的督课。

        “臣入职太常之后,尤感国朝礼乐鼎盛,诸部声乐融汇内外、日新月异。掌寺崔大卿亦勤励群属,鞭策臣等诸司乐官专注于事。

        诸如往年律调不协之大曲《凉州》之类,寺署虽然封存不演,然则民间仍然盛传。此所谓乐司造堰、民渠泛滥,若民间一概禁毁,则大失礼乐教化之大义。

        是故崔大卿也频告下官等需因时制宜,翻新曲乐以应皇朝盛德,而不是一味禁毁,以致声乐寡淡、韶音无存!”

        张岱讲到这里,一边抹着脸上强挤出来的泪水,一边又作拜说道:“臣正是上应大卿教诲,所以自觉也不应唯以旧乐进奉名王,应当时为督课、常教新曲。

        府佐所谓未有先例,便以臣为冒犯滋扰,抱残守缺若斯,岂堪导善名王?前事不为,那是时机未备,今既有觉,自应拾遗补漏、从速修补!

        臣奏请圣人,不只此日此事,来日更需定制,应当责令乐司诸官四时督课诸王藩邸伶乐,奖进黜退,使藩邸声乐常览常新、共沐礼乐盛德之教化!”

        圣人本来双眉微锁、神态不善,可当听到张岱的禀奏后,皱起的眉头却是渐渐舒展开来,眼神也变得晶亮。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