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郎事迹,我亦有闻。小儿前与共事,归后屡屡称颂,今日一见,果然仪态不俗,甚得燕公风采,不愧英俊少壮之誉!”
信安王身材高大,要比还没有完全停止发育的张岱还高出来半头,眼见少年如此恭敬热情的态度,便也驻足下来微笑说道。
“能得大王赏识夸奖,小子惶恐。前与九郎共事,知其身世便欲求汲引门中、恭请王教,因知大王居礼,憾而裹足、未敢滋扰。而今名王复归人间,必有宏图大志亟待张扬,小子洗目以待,若得附骥,幸甚幸甚!”
听到信安王对自己的评价和印象都还尚可,张岱也是一喜,连忙又垂首说道。
他来到这个世界也见到不少的时流名人,甚至就连皇帝都见过几次,但在见到李祎这种名将后,仍然难掩激动的心情。
除了李祎本身的名声事迹之外,他其实更想与当下这个时代最顶尖的军事人才交流、或者请教一下其对边事的看法。
他的爷爷固然也有着丰富的文韬武略,但是在对军事的思计上又掺杂了太多的政治考量,故而不够纯粹。
而李祎则是不久之后大唐军方重要的代表人物和实权大将,是下一个边事版本的重要人物,他的主张和谋略无疑能给现实带来更为深刻的影响。
“呃、这……张郎倒真是好学心炽,怪不得如此年纪便已经卓然有名,儿郎得与交游,盼他能见贤思齐。”
李祎也没想到这个今年来声名鹊起的张说之孙竟对自己如此崇拜仰慕,看样子乃是发乎真心、并非虚伪的客气,一时间竟然让他有点不知所措。
如今的他刚刚结束长达三年的服丧期,眼下还没有什么职官在身,更加谈不上有什么宏图大志,于是便也只能有些尴尬的微笑道:“燕公处事练达、学术精深,有此亲长朝夕传授艺道,张郎倒也无需仰求别者。”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