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宇文融这夸奖倒也不是过誉,以如今织坊所覆及人口户籍的体量,若是在经营过程中发生什么大的波动,那也是足以影响到整个魏州平稳与否。
宇文融案事繁忙,倒没有太多时间与张岱闲聊寒暄,询问了一下张岱入州的计划和目的,当得知张岱手里还有两万多贯的钱货可供分配后,他当即便又在满案文牍中翻找起来。
“如今那织坊所在是在王莽城南?我记得那里并无大道、距离河渠也远,织坊纳人众多,丝麻布帛、饮食物料的出入想是都有许多不便吧?”
翻找片刻后,宇文融才抽出一卷图文,在上面稍作勾划后便又对张岱说道:“今将织坊迁至魏县狄公祠附近,其地比近西渠,可以勾连御河,你意下如何?”
狄公祠就是武周年间狄仁杰出任魏州刺史、州人为建而后又因其子暴恶而被砸的那座生祠,张岱接过宇文融递来的图籍略加端详,顿时便喜上眉梢。
之前崔沔对此并不感冒,所发派给的地点也是卑恶之地,距离州城二十几里,距离航道则就更远了。
这几十里的路程乍看或许不远,但若考虑到织坊的经营每天都需要物货的出入,经年累月进行下来,每年单单运费怕不是就要多支出几千贯。
但今宇文融所划给的地点,却是大大靠近永济渠航道,也便于就近建立仓储邸舍,这对张岱而言简直就是“固所愿也,不敢请耳”。
张岱心里虽然很高兴,但却也明白天下没有的午餐,于是便又开口说道:“宇文使君如此体恤关照织坊经营,实在令人感激不已,但若作这一番调度,会不会给州务滋生烦扰?”
“烦扰倒也不会,只不过一桩小事罢了。”
宇文融闻言后便也摆手说道,旋即便又望着张岱说道:“我这里确有一桩小事需张六郎相助,淇门向北转东有一故渎,乃旧王莽河上游支流,今需用工开渠二十几里,计耗需钱八千贯为用。今州府用度颇蹇,张六郎若肯义助,那再好不过。”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