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这场政变如同闹剧一般,持续的时间也很短,但也曾经一度占据了宫城,甚至还立了一个皇帝,可见长安仍然不乏野心家梦想着能够造王夺势!

        在这样的情况之下,皇帝又怎么可能放心吸纳太多外人进入北衙体系执掌禁军?

        须知他当年发动唐隆政变的时候,也不过只是网络了一些禁军中下层将领而已。人对于自己曾经走过且获得巨大成功的路,那自然是印象深刻得很!

        所以皇帝只招纳了数名边士进入北衙,未必也就是要下定决心对北衙进行深刻的人事改革,更多的还是要将这几人当作异类,如同鲶鱼效应一般搅动北衙将士们专心宿卫,不要再懈怠于事。

        这件事效果大不大且不说,但却无疑释放出来一个信号,那就是圣人对北衙原本的人事体系、尤其是对王毛仲很不满,如果情况不能有所改观,不排除会有更进一步的举动调整。

        随着刘幽求、钟绍京等唐元功臣或死或贬,如今的葛福顺可谓是唐元功臣第一人,而且其人常年扎根北衙,早在唐隆政变发生之前便已经是万骑将领,要比王毛仲在北衙的影响更加根深蒂固。

        只是葛福顺并不像王毛仲出身圣人潜邸那样根正苗红而屈居其下,但也已经是为数不多能够在如今的北衙体系中和王毛仲分庭抗礼之人,所以王毛仲才会选择与其进行联姻。

        听高力士的意思,如今的王毛仲与葛福顺此番是联姻不成而有反目之势。

        不知葛福顺是记恨王毛仲之女毁坏婚约、使其蒙羞,还是意识到皇帝已经对王毛仲心生不满,开始主动营结北门人心,甚至对高力士都动上了刺杀恐吓的手段,可见其心情之急切。

        “如果北门当真内讧夺势,耿公此求渤海公愿不愿允?”

        来到正堂坐定下来,张岱又忍不住开口问道。

        北门行事之肆无忌惮,他又有了新的认识,心里自然也是希望他们能够闹得越凶越好。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