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派谁去?”童贯又问,话语言简意赅,已然就是对苏武这个提议的认可。
苏武想得一想:“关中姚平仲为主,并河东关胜,另拨八千辅兵,大船十艘,中小船若干。”
童贯认真一想,点头:“可!那婺州呢?”
“婺州更是简单……”苏武如此笑言,便道:“王禀王荀,在婺州名望甚大,只待他带兵入婺州,大旗一举,定然从者如云,此番在杭州,缴获之战利甚多,只管给王禀甲胄兵刃之物,要多少给多少,粮草由浦阳江水路接济不停,不得多日,婺州就下。”
苏武此念,不仅是为了王禀快下婺州,更还为了给王禀一定的自主权,就是要让王禀在婺州真正拉起一支堪用之军,五千八千不嫌少,一万两万不嫌多。
王禀父子,将来必然有大用,婺州兵,不怕多,只怕少。
哪怕进度慢一点,苏武也能接受,但苏武也知道,一旦王禀去婺州,进度必然慢不了。
童贯只管点头:“如此甚好,那你呢?”
苏武答道:“我自与刘总管,带大军沿着钱塘浙江水道,随着谭稹进睦州,他不是要抢功吗?便让他在头前抢,我在旁边看着就是,他抢到算他的,他若没这个能耐……那也怪不得谁了……”
“哈哈……螳螂捕蝉,不过如此,甚好甚好,子卿啊,有你在,我真是可以放心下来了,这番谋划,已然成大器也!”
童贯脸上的欣慰不必多言,却是欣慰之外,童贯还有一种放松的情绪在其中,好似有一种山一样大的压力,陡然一轻……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