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料上一笔一笔,虽然多是简单几语,容易被人忽略,但真看起来,很是动人……

        头前也说,连辛弃疾的父亲,一个读书人,在山东也揭竿而起了。

        也说这赵匡胤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只道立马就天下太平了?其实远远不是,宋立国之初,那也一样,有的是揭竿而起的义士。

        就好比四川境内,那更是乱如麻,杀得是尸山血海。

        导致宋人防备武人,防备到什么地步了?连民族脊梁都被抽去了大半。

        苏武难道往后也要这么防备武人?

        说王莽篡汉,王莽之篡,几乎就是教科书里最标准的篡位了,只待刘家大义一起,舆论风向一变,真说刘秀是位面之子能召唤陨石?所以能以些许乌合之众就败王莽几十万大军?

        那是有谈笑的成分在其中,刘秀之起,那是中原世家大族鼎力支持之缘故,这就是舆论风向,这就是所谓大义。

        也是司马篡魏,篡完就好了?天下立马就乱,大乱也在不远。

        还说曹老板,他生前不取,何也?皆因曹老板对汉还有念想?有忠义?

        岂能不也是想避免此时苏武眼前之事?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