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们现在生产的农用拖拉机都是老毛子支援的技术,高功率、油耗大,适合集体化作业,这也符合老毛子那边的国情。

        但是科长,桔生淮南为橘,生于淮北为枳,老毛子的拖拉机拿到咱们国家不一定适合啊,我是农村出来的,我最清楚。”

        周志强在说最后一句话的时候理直气壮,因为原身小时候确实经常干农活。

        小学的时候一边干活一边上学,就算上了中学也经常回家干活,干农活的记忆还真不少。

        现在被周志强继承了记忆,说起干过农活自然底气足。

        “咱们国家的田耕是以村为单位的,一个村能有多少人?多少耕地?就算是大村,几百户也是顶天了。

        这样的村子用农用拖拉机还算比较合适,但这么大的村子,全国能有多少?”

        “更多的村子耕地不多,他们用不起老毛子的拖拉机,所以一台操作简易、成本低、消耗少的拖拉机才是咱们国家农村所需要的...”

        周志强讲解的通俗易懂,几句话便让吕科长明白老毛子拖拉机为什么不适应国内的田耕农活。

        随后吕科长又将目光看向桌上的小型手扶拖拉机设计图纸,不过他看了几眼,便被上面的技术所卡柱思维。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