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这也看出来梁武帝有些大病,大同五年(539年)有道士袁矜以妖言扇惑叛乱不假,可他普通八年(527年)三月八日第一次前往同泰寺舍身出家,三日后返回,大赦天下,改年号大通。大通三年(529年)九月十五日,再次出家……可那位山中宰相,大同二年(536)才仙去。
一面舍身佛寺,一面山中问策,正常人理解不了这种情况。
李元婴果断摇头拒绝道:“不需要,他们如何选择是他们的自由,某只是一个普普通通,平平无奇的大唐亲王。他们想做事便来云鹤府,府门大开欢迎他们加入,不想做事便继续隐居,云鹤府绝不强求。”
不论是拜师还是代师收徒,某都会被打上道门的标签。道佛之争,某会更倾向于道门,只因为不喜欢佛门的不事生产,说着普度众生的愿景,实则与民争利。
与其研究那些玄玄乎乎的神鬼之事,不如跟着某一起做工业,毕竟月亮上此时除了坑坑洼洼,啥都没有。就算有过嫦娥,也随着老子西出函谷关而一起搬家了。
“袁公,你认为组成这世间,最重要的是什么?”李元婴叉手一礼,恭谨地问道。是时候辩论一下唯心和唯物的区别。
袁天罡推土的动作停顿下来,轻声说道:“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何为道?”李元婴端坐好,继续问道。
“某只知,四方上下曰宇,往古来今曰宙,道,某未堪透。”袁天罡放下手里的推耙,端坐好,答道。
李元婴愣了一下,没想到袁天罡会如此回答,后世的里,经常会用到这句话。沉默片刻,问道:“此方世间为宇之一角,还是宇之中心?”
“中心。”袁天罡很笃定地说道。“星辰运转,从新浑仪可观,天地为一卵,此方世间为卵黄,日月星辰为卵清,守护此间。”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