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如何,这次你十六叔能免于被责罚,还可以在紫禁城骑马,皆是你弘历的功劳啊。”
老十六作为弘历的火器老师,自然了解弘历对火器很有兴趣,而且不排斥舶来品,便把自己得到的自来火铳给弘历赠了一把,也表达自己的谢意。
弘历自然连忙作揖感谢,同时也认真摩挲起这自来火铳来:“这倒是精巧,只是中土本也有汉人做出过这个,但也不知怎么的,就没有普及这个。”
“是吗,我倒是不知道。”
老十六回道。
弘历笑着说:“我记得是一位叫毕懋康的前明崇祯朝官员也会做自生火铳,先帝时有一位叫戴梓的汉官还让这自来火铳可以连发。”
老十六越听越好奇。
话说,由于康熙在流放戴梓数年后,老十六才出生,那时连珠铳和相关技术资料也已被康熙锁入库房,所以,老十六也就没听闻过此人。
而老十六现在,只当弘历是在康熙晚年时,从康熙这里知道的,也就点了点头,问:“这毕懋康应该是不在人世了,那戴梓还在世吗?”
“可能还在吧,不过,毕懋康虽然没在,但侄儿听说,他好像写有《军器图说》一书,不知是否能寻到。”
弘历回道。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