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矩?欲立规矩,便需得有个衡量的标准。元易,你可曾有自知?你与多宝他们的不同?”通天问道。
与多宝他们的不同?元易皱眉。
“你的认知里,下意识地会将世间事物分个好坏,划分善恶对错,你行事近于天道。”通天道。
元易心中微凛,确实如此,在这方面他的思想根深蒂固,他有着清晰的善恶是非观念,可这不对吗?
“这也意味着,你有着极强的自我意识,与多宝他们全然不一样,你的自我很强,这是你的优势,让你不至于迷失,却也是你自我的画地为牢,局限了你的自我,你可还记得为师曾与你说大道与天道之别?”
大道与天道之别?元易想了想,是当初自己问到功德一事时老师的解答。
老师曾言,大道无功德业障一说,因为大道无善恶对错之分,无是非正邪之别,万般皆是道,一切皆在大道之中,唯天道立下善恶秩序,方才有功德与业障的存在。
元易懂了,他已经明白老师通天的意思,规矩,就要有善恶对错的标准考量,而老师认为大道包容一切,善恶对错亦是局限,所以截教不立规矩约束。
只因为——万般皆是道,一切皆在大道之中,善也好,恶也罢,那皆是大道包容之中的,老师是想打破这样的局限?
既然万般皆是道,那无规矩束缚,便是契合大道之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