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才有了根行深者渡劫而出得造化成其仙道,根行浅者应于劫中,入榜成其神道。
以根行论,契合阐教之道。
劫中自争,是以此渡劫而出得造化成仙道,还是身化劫灰入神道,这自争便契合于截教之道。
这样的结果,便是两教各自妥协的结果。
同时,不管是元始天尊,还是通天教主,对于自己门下本就已成大道之人,都是不愿意他们入神道的。
道祖鸿钧让这封神榜具备那样强的约束力,其实也是对他们这些许私心的默许。
我允许你们保下自己的优秀门人弟子,让一群道德未全之人来填补神位。
但他们本就道德不全,为了天庭的秩序,便必须严格约束他们,确保他们得了这神位,能够为天庭所用。
三位圣人签下了封神榜,空白的封神榜上,落下了一个个名字,却是三位圣人各自推演之后,方才定下的名单,其中包括了不少尚未降生的人。
只是他们作为圣人,以此去推演,窥探一角未来,事情尚未发生,他们便已经看见了不少的结果,定下了这一份契合标准的名单。
而人教只有玄都,除此之外连外门弟子都不曾有,很显然,玄都根行深厚,大道已成,不符合此前商定的入榜要求,自是不入此榜。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