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松教授是1号就来了科室里的,本来就是看中了陆成的基本功,可也只是粗略看过几次。
要进行水平评估,需要注意很多细节,陈松觉得自己当时应该没注意太全面。
“没问题就好,我还以为陈老师您要指点一下的。”陆成赶紧凑上。
陈松转身,背着手:“缝合术先练整体布局,也就是缝合的整个过程,进针、过针、出针、打结这四项,我们外科医生,再怎么也要先把缝合流程走完整。”
“接着就是控距,教科书上有讲过的几个一厘米就是这个意思了。”
“这些都做好后,再往后,就是细致入微的力量控制了,比如说常见的缝合材料,橘子皮缝合、豆腐缝合,都是这样。”
“但想要缝合肌腱且把肌腱缝合好的话,在控制好缝合进针和出针的力量输送的同时,又要开始注意距离了。”
“比如说常见的缝合材料橡皮筋或者压脉带,如果缝合纵深控制得太浅,缝线就会切破肌腱残端,如果太深,对侧以及其他位置的缝合就不好下手了。”
“而且距离要分明,如果上下、左右这样的对侧缝合不够平衡,那缝合出来的肌腱就是个瘸子,病人的伤口康复了,余留的疤痕会成坨凌乱,这就是肌腱缝合的第一个坑……”
陈松的指点是具体而微的。
以前的陆成只是知道该怎么去练习缝合材料,但每一种缝合材料具体要练习些什么,要注意哪些细节,为什么要注意这些细节,都是没人给他说的。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