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1日,周二。
陇县人民医院急诊科,陈松的双手手掌平铺于头发与眉毛上缘,掌心把头发往上抹得彻底变形:
“小陆,你刚刚说什么?你要搞二区的屈肌腱缝合?”
“你知不知道你说的是什么?二区的屈肌腱你知道以前叫什么吗?”
陆成的记忆力挺好的,知道手外科的手术发展历程,回道:“无人区肌腱。”
所谓无人区肌腱,(noman''snd)称号其实充满外科血泪史。
这个名字最早出现在20世纪初的战地医疗记录。当时火器伤导致的手部肌腱损伤,军医发现这个区域的修复存活率近乎为零:术后要么断裂、要么粘连,就像被死神划定的禁区。
1940年代Bunnell的经典教材直接称其为“禁忌修复区域”,这种绝望感在1950年被美国手外科之父Littler首次命名为“noman''snd”。
1960-1970年代,手外科专业医生尝试用硅胶棒分期重建,仍有百分之五十的感染、关节僵硬几率……
1980年-1999年,tang法、津下缝合法出现后,才得以改善。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