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巢穴”。林菲心下稍安,但警惕未减。另一群拾荒者,在这种时候出现,同样意味着麻烦。

        老鬼似乎不想多说,转身离开。

        林菲快速吞下那味道寡淡却足以维持生命的营养膏,拿起那个看起来比“星萤”上还要老旧的便携式读数器,开始逐一检测能量单元。大部分都已彻底报废,少数残存着微乎其微的能量,聊胜于无。

        她的心思并不全在这些单元上。她小心地操作着读数器,它的屏幕下方有一个几乎磨平的物理接口。她尝试用一根从废弃线缆上剥下来的细金属丝,巧妙地接入接口,同时另一只手快速敲击着读数器侧面的几个特定按键——这是一种古老的硬件后门触发方式,李维教授在她学习旧世纪设备维护时偶然提过。

        读数器简陋的屏幕闪烁了几下,跳出一个极其原始的命令行界面!

        成功了!虽然无法连接主网络,但或许能访问这个维修区域的本地日志或低权限传感器数据!

        她快速输入几个查询命令。滚动的数据大多是各种设备的能耗报告和维修记录。她耐心筛选着,终于,找到了一条来自低优先级外部监视器的记录:

        第70章:不速之客与深层低语

        【时间戳:近期】检测到非标准跃迁签名。信号源强度:弱。特征分析:与已知“锈蚀齿轮”或“鬣狗”舰队模式不匹配。模式近似……古老星盟民用型号(低概率)。预估落点:Z-7区小行星带(“剥皮者”活跃区)。

        古老星盟民用型号?林菲的心跳漏了一拍。这描述……听起来不像是专业的拾荒者或“巢穴”的风格。会是谁?

        突然,一条新的、标记为“加密(低强度)”的通讯摘要被缓存捕获,似乎是从上层区域发往老鬼的便携终端: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