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记得,这盆上等兰花乃是城外药田一位陇镇守相送,陈芸颇为喜欢,亲自浇灌,一月下来它越发枝繁叶茂。
接着,陈芸带庄瑾来到二楼。
之前,庄瑾也上来过一次,那时二楼没有栏杆,看去觉得空空洞洞、无遮无拦,此刻已有竹帘,垂到地面,高度与寻常桌子相当,这般既留出走路空间,又看上去美观自然,与周遭环境融为一体。
“芸娘,这是如何做到的?”庄瑾惊奇询问。
陈芸笑答:“以黝黑色的竹子,横竖交错,截成了半幅帘子……中间竖四根断竹,麻线扎好固定,在横竹搭帘的地方,又用黑布条将竹子裹住、缝上……”
庄瑾为陈芸巧思妙想叹服。
两人说话间,风声飒飒,阳光穿过檐前一株老树的绿荫浓密,覆在窗上,婆娑光影将他们剪影,连同身后悬挂的画,都是映衬得天青莹莹。
之前说过,陈芸性子豁达大气,不太喜欢首饰珠花之类,反倒是对书画籍册,颇多喜爱,遇到有趣书册,在庄瑾练武小憩时,会将其中精彩段落分享读给他听;遇到破损字画,则是以旧纸修补,挂在墙上,装点屋子。
此时,两人身后就有陈芸带来的一幅挂画,画中画的是月中老人,一手挽红丝,一手持杖,童颜鹤发,在非烟非雾中奔驰,看去就凭空给轩中增添了三分人文墨气。
此刻两人站在二楼上,新修的栏杆之内,能看到隔岸游人往来不绝。
陈芸一一指点,给庄瑾说着自己规划:“咱们小轩在桥东,埂巷之北,那里靠着屋子有三分田地,我问了也是可用的,可开出三分田垄,划作菜地……靠近篱笆处,我打算找些菊花种子种下,秋日花光树影,错落在篱笆旁边,想来好看……”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