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娘是随李氏下嫁到纪府的几个侍女之一,侍奉李氏三十多年,一直深得信重,据说从前偶尔还代李氏教育几个儿子,因此在府中,但凡是小一辈的,都得尊一声福嬷嬷。

        这是派了一个镇得住纪延朗的人去。

        方盈心中一暖,向婆婆那边歪了歪身子,轻轻靠住,口中却说:“应该没什么事,六郎也只是想报答他们的救命之恩吧?住咱们家,虽然事事方便,但她们孤儿寡母的,也不知咱们家人的脾气秉性,恐怕难免有寄人篱下之感,在外面赁下院子自住,总归自在些。”

        李氏见她还帮着儿子说话,心里滋味复杂,有些欣慰,也有心酸。

        “不过他怎么事先也没说一声,这几日总在外头,原来是自个忙这事去了。也不知他能不能想得周到,邓家母女俩从南边来,冬衣八成都没有,娘,那小娘子是什么身量?我的衣裳,她能穿吗?”

        “身量差不多,她也不能穿你的衣裳,她们母女还在齐衰孝期里。叫人赶着另做,或是买两件成衣先穿着好了。”

        方盈就笑着往李氏脸上看了看,“娘和六郎生气,可不好迁怒旁人。我还是等福嬷嬷回来,问一问缺什么,帮着置办一下吧,再怎么说,也是救过六郎的命。”

        李氏攥住她的手,放到另一只手掌心里,用力握了握,叹道:“我都叫他气糊涂了,难为你倒还明白着。好孩子,等福娘回来,我叫她去你那儿回话。”

        方盈答应一声,又劝道:“娘也别生气了,六郎好好的,转眼父亲大人也要回家,以后尽是喜事呢。”

        “六郎要是有你一半懂事,我再没什么好生气的。好了,回去歇着吧,本就忙了半日。”

        方盈看婆母是真的不想谈了,依言起身告退。

        馨梅送她出去,一路送到院门口,还没有回去的意思,方盈就玩笑道:“馨梅姐姐这是得闲了,终于想去我们院里坐坐了么?”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