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听你妈妈说,你还想在香江注册一个公司,这又是什麽想法?跟我说说。”说完《燕城日报》的事情,老爷子终於转入正题。

        这事没什麽不能说的。云裳面临的核心问题是当前个T户没法做大,而私人企业又很难注册,如果不解决身份问题,就难免处处受限。

        听完周颂的解释,老爷子笑了起来:“你这个想法,也算是很全面了,但有一个极大的漏洞,自己能想得到不?”

        “……”周颂一时无言,认认真真想了半天,才道:“您是说,我妈明明是内地人,却在香江注册了一个公司?”

        “对。”老爷子微笑,“一个从来没去过香江的内地中年妇nV,突然无缘无故有了一家香江的公司,这不是一眼就能看出是假的?”

        其实,周颂何尝不知道这是个漏洞,只不过以宋、夏两家当前的能力,也只有y着头皮这麽办。反正这个时代真真假假的事情多的是,只要给云裳两三年时间发展,他就有把握不会再有人闲着没事去扒云裳的底细。

        “那您的意思是?”以周颂对老爷子的了解,他这麽说,应该是已经有了解决办法。

        “这个问题,解决起来说其实也很简单。”老爷子不卖关子,单刀直入,“找一个人在香江注册好云裳公司,过一阵再转到你妈妈名下,不就弄假成真了?”

        “这个……”周颂想了想,“我们在香江认识的只有夏琳爸爸,但让他注册公司再转给我们,似乎也有点儿勉强。”

        -----------------

        “这个事情,你不用管了,我和你妈妈商量。”夏琳从小跟着周颂来这里串门,老爷子自然知道夏家的大致情况,“有必要的话,我在香江还有几个老朋友,看在我的面子上,出手帮一次忙,问题还是不大的。”

        如果这样,那自然再好不过。在周颂看来,云裳的漏洞越少,未来几年就越不容易被人抓住把柄。

        不过,周颂心里也明白,姥爷所说的这些“老朋友”,都是三十年前甚至解放前认识的人,由於时局变迁,近十几年可能都没再打过交道。且不说这些人到底能帮多少忙,就说剩下的那点儿情分,恐怕也是用一分少一分。可以说,老人为了nV儿和外孙铺路,算是把自己的最後一点人脉资源都压了上去。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