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就是国内的社科研究方法,某些方面是相对落后人家的,说难听点,人家看不上国内的社科实验数据。

        所以陈景乐打算先看看具体过稿文章是什么样质量水平,在对比下自身的水平,做到心理大概有数。

        反正都是学习课,学什么无所谓。

        既然如此,那干脆读读文献,吸取一些新知识内容。

        对他来说,学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学,只要是新知识都可以。当学到一定程度,自然而然会形成属于自己的一套完整的专业知识体系。

        这就是他相较其他人强大的地方——关于知识碎片的整理。

        陈景乐并没有说马上要投稿ssci或者a&hci,只是先做点前期准备,根本不急。

        在他看来,论文是个人知识水平的阶段性总结,既然是阶段性的,就不可能说三天两头发一篇。

        一个月出一篇就不错了。

        这还是建立在他思维异于常人、强于常人,能够获取到足够多的信息的情况下。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