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总体而言,内部氛围不错,彼此磨合的也不错。
这两位会后留下来不是要继续闲聊三菱的事,而是提到智波公司的定位。
就在两天之前,智波公司反馈了毫米波雷达的研发进度,基于MMIC射频前端+FPGA信号处理架构的原型已经做出来了,但现在面临着验证分辨率、测速精度等核心指标的问题。
智波公司和碳硅供应链公司联系,希望能获得帮助,一是迁入临港,二是引入高校的技术力量来参与天线设计和信号处理算法的优化。
从鹏城到临港,智波公司的选择不难理解,加强技术力量也是常规动作,就像碳硅集团想在免热铝材上突破也同样是和交大合作。
只是,智波公司这样初步的进展进入崔之愚的眼帘,他就在考虑这家公司在碳硅集团目前的生态里应该如何处理。
因为同属执行委员会,崔之愚和胡铮南商量,觉得这种很可能长期投入的公司还是需要进一步明确方向,或者,能在董事会以及投票权上有所推进。
俞兴听完这两人的思考和意见,谈到自己的想法:“这方面吧,我觉得宝马就不错,它在华晨宝马里持股一半,分走一半利润,还有技术授权上的超额利润,我们可以学习这种和供应商打交道的方式。”
华晨宝马是合资,宝马占股50%,但每年除了分走股权比例的利润,它的技术授权费是另算的,还有一个重要的部分就是零部件的供应。
宝马的零部件贡献了非股权利益里的8成,通过关联的供应商公司实现了超额利润在以自己为核心的产业链上的留存。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