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嘉树勉强接受这个答案,笑道:“俞总,你比我想象中真诚,我本以为你要谈奔驰包括宝马和奥迪的溢价,或者,要提国产车的发展前景。”
俞兴平静的答道:“我只是客观来说这个事,任何能在市场销售的车都是国家许可的,也不存在强买强卖,而国产车的发展,别人看衰也好,不信也罢,它都会那样发展下去,不管质量还是名声都会更好。”
他又补了句:“同时,仍旧客观来看,国产车发展越好,进口与合资品牌的价格也会自然的受到冲击,大家能选择的也就更多,这一点其实很明确。”
费嘉树问道:“俞总,那你认为国产车现在无法占领更大市场的问题是什么?”
“工业发展总是需要时间和进程的,就像这次测评中体现的汽车A柱强度,国内以前没有1500Mpa的高强度钢,这是全球一流的水平,但现在已经有且即将量产。”俞兴认真的说道,“同样数据的材料,同样工艺的处理,没道理它用在外资上面更好,用在国产车上面就更差,对不对?”
他在这个问题上多说了一些:“我最近发现我造车的立场总是容易被注意,我说的话可能容易被多想,现在尽量抛开我这个立场,咱们看全球不同国家的汽车品牌,美国市场有福特和凯迪拉克,欧洲市场有BBA,日本有丰田和日产,韩国有现代,它们都很畅销,国内现在已经是全球第一大汽车市场,但这么大的市场没有一个相对高端的品牌,这听起来的感觉也有点……我不说遗憾,我就说,奇怪。”
“有全球第一的市场,有不断发展的供应链,这或早或晚都应该出现一个更知名的汽车品牌才合理,逻辑上是不是这样?”
费嘉树忍不住点了点头,笑道:“所以,俞总,你认为这样的品牌会诞生碳硅集团?”
“我是从逻辑上谈这件事,也许是碳硅,也许是长城,也许是吉利,也许是比亚迪,也许是未来更多的新品牌,我只是认为国产品牌的崛起是必然。”俞兴说道,“至于碳硅能不能做到,我是创始人,我当然希望可以。”
费嘉树提到当前的舆论:“俞总,既然碳硅集团在为自己的第一款车型而努力,那么,你为什么要做这样一个容易遭受非议的测评?”
俞兴简洁的答道:“我认为它能推动行业进步。”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