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站在银山寺外殿的香炉旁,殿内的烛火摇曳不定,将他的影子拉得忽长忽短,投在斑驳的青砖地面上,如同他此刻起伏不定的心境。

        脑海中,那两条觐见弥陀的须知如同刻在石碑上的铭文,反复盘旋,挥之不去:一、请在香炉前焚烧通关用的文牒;二、若文牒上出现镂空的图案,则代表你是弥陀的有缘人,方可进入内殿参拜万能的弥陀。

        这两句话看似简单直白,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威严,让他心头沉甸甸的。

        他抬眼望向不远处的香炉,青铜铸就的炉身被常年的香火熏得乌黑发亮,炉口缭绕着袅袅青烟,向上飘散,最终与殿梁上悬挂的经幡缠绕在一起。

        周围的香客们各自忙碌着,有的双手合十,口中念念有词,眼神中满是虔诚;有的则东张西望,目光在他人身上扫来扫去,带着几分试探与算计。

        秦淮仁知道,这些人无一不是为了进入内殿参拜弥陀而来,毕竟,传说中弥陀能洞悉人心,有求必应,无论是财富、权势,还是难解的执念,都能在祂面前找到答案。

        可这有缘人的资格,却如同海底捞针,千百人中未必能有一个,而自己手中这张被中年汉子触碰过的文牒,真的能创造奇迹吗?

        一种莫名其妙的情绪在他胸腔中翻涌,说不清是期待,是忐忑,还是一丝难以言喻的不安。他反复摩挲着手中的文牒,黄纸的质地粗糙却坚韧,上面没有任何字迹,只有一种淡淡的、类似艾草的清香。

        秦淮仁不知道那个中年汉子究竟是什么人,为何会将这张文牒塞给他,又为何笃定这文牒能烧出镂空图案。是江湖骗子的伎俩,还是冥冥之中真的有天意指引?无数个疑问在他脑海中交织,让他一时有些茫然,头脑一片空白,仿佛被这殿内的香火熏得失了神。

        周围的喧嚣似乎在这一刻远去,他能清晰地听到自己的心跳声,沉重而有力,如同鼓点般敲击着耳膜。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