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导弹,特别是远程导弹,飞到这个防空系统的头上大概率是燃料都烧空了,纯靠惯性和气动在滑翔,能做出的机动有限得很。

        现在的飞机也好导弹也好,机动性都没那么变态,花活儿也没那么多,简单一点的方案也不是不能用。

        导研院的同志想了想,一拍大腿:“对啊!光想着这事儿很难,很高级,却忽略了目标的本质!高顾问,受教了受教了。”

        高振东笑道:“你们想想,如果采用这种方案,你们有多少好处?”

        负责近程防空弹总体的同志掰着指头开始数。

        “这样的话,主弹体的设计就简单得多,从结构、制造上,就能省不少钱。”

        “不止啊老总,这样的话,这枚导弹的飞控系统就简单多了,只需要考虑两个阶段的情况,甚至在抛掉助推器的后半程,导弹质心是不变的,对于我们搞飞控的来说简直是天大的好事。”

        高振东点点头:“对,你们可以在设计总体的时候,充分考虑助推器燃烧过程中的质心变化,将其控制在一个范围之内,此时弹体又长又重,装药燃烧对质心的影响相对来说还比较小,设计和飞控都比较容易。这样的话,你们别说不需要闭环飞控系统,你们甚至能把自动驾驶仪都给省得差不多,能省一大笔钱。”

        要省钱是吧,那就来个大的,不过高振东并不担心这玩意弄不出来,毕竟他在刚才找出来这本书里见过类似的方案,而且从硬件条件上来说,现在同志们手上的条件不比那些方案当时所拥有的条件差。

        对于高振东的结论,同志们并不太怀疑,毕竟在自动控制这一块,高振东在国内此时是名列前茅,数得着的强。不少高校都在改用他写的那套教材,在座的同志们只要和控制有关的,几乎是人手一本。那书价格不便宜,但是对于搞这行的同志来说,非常值得。

        他说没问题,那至少理论上就没问题,只是人家不可能现在给你推算一遍。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