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一边点头,一边在本子上记录着,有位同志举了举手:“高顾问,那我有个想不通的地方,为什么这些问题,在上一批导弹的研制中没有出现,现在却扎堆爆发。”

        这个问题对于同志们来说也很重要,也是他们想来想去,很难获得逻辑自洽的其中一个要点。

        高振东道:“因为你们上一批型号,几乎都是有参照对象的,不管这些参照对象有没有考虑这个问题,但是从工程实践上,这个问题已经被处理好了,而你们的上一批型号正是继承了这种成果。”

        同志们顺着高振东的话往下一想,咦?好像是这么回事。

        红外空空弹,雷电-1是有花旗的响尾蛇作为蓝本。

        中程地空弹,有S-75的二级弹体作为蓝本,甚至为了增强控制能力,同志们还很有创造性的把弹翼方案改为十X方案。

        中程空空弹,有从交趾捡回来的麻雀作为蓝本,这方面,还真得感谢花旗佬。

        他们改动的主要是发动机和制导系统,恰好把这个问题给避过去了。

        嗯,这回找到原因了,仿制这个事情,大家在导研院的时候也都讨论到了,但是就是缺乏一个核心点把“仿制”和“没出事”联系起来,最后不了了之。

        “那为什么长缨-62便携防空弹没这个问题?争先-62固体反舰弹也没这个问题?”提出这个问题的是林连伟,而且长缨-62是他参与搞的,争先-62是苏卫华参与搞的,总不可能是因为咱俩是你同学,就不出这事儿了吧?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